close

2012053066703025   

   

leobigsign  張專輯裡收錄的歌都很特別,但是整體來說還是想走一種偏英式搖滾的歐洲風,很符合林宥嘉想呈現的文青特質,個人最喜歡"Runaway Mama"以及"拾荒"這兩首,重複聽了好多次。專輯裡每首歌的歌詞也頗有內容,的確符合專輯名稱"大小說家“。整張專輯聽下來很有復古的畫面感,在編曲上更是無話既有音樂性又有態度。

 

接下來要好好談談這張專輯的Vocal部份了,我聽了整張專輯許多次之後,深深覺得林宥嘉是一個有在用功的歌手,聲音的使用是一張比一張有想法。許多的聲音使用模式越來越固定且清楚,聽的出來他想創造出一種”林宥嘉“專屬的唱腔。從咬字方式中可以清楚聽到,許多的子音都被唱的“不中文"很多的母音也都被刻意拉寬來唱,有一種自備橫著唱的感覺。如果要用簡單的方式來形容現階段林宥嘉的唱腔,我會說"有特色,但不自然“。

 

一個歌手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要有特色,有了特色也才有記憶點。不知道我是否有在先前的文章中說過"有特色的唱腔,都是來自於技術上某種程度的錯誤"。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要讓技術完全100%的正確,定要能做到喉部肌肉完完全全的在演唱過程當中不出任何力氣,這樣唱出來的聲音會從頭到尾都是同一種音色,而且很省力,唱多久也都不會累,但會聽起來非常非常的無趣,沒有任何語氣,有就沒有任何的特色。而要有語氣就必須加入一些適量的氣音,一些適量的壓縮聲音(氣音或是壓縮聲音需要用到喉嚨的力氣來製造)而如何這些多餘力氣排列,就是歌手的特色。所以適度的用力是必然的!

 

jbolr0uCxLr3eC

 

那為什麼我們要一直強調確的發聲方式呢?這樣說好了,如果用力的程度我們分成0~10,假設你以往的習慣用力程度是從5開始,而且當音越來越高的時候漸漸變成10,這樣一來當你唱歌的時候你的基調就是設定在5這樣的力氣,你只懂得在5~10的這段力氣裡找東西,而容易忽略了0~5中間的可能性,於是失去了很多其他的可能性其他更省力卻又達到相同效果的做法。而林宥嘉的這張專輯雖然充滿了許多有趣的聲音使用,但聽的出他卡在5~10的這段用力範圍了,一直使用過多的力氣來造出那些"有趣的聲音"。如果在平常練習時,將練習分成兩個區塊,一個區塊是限定自己往0靠近,甚至是一直待在0的力氣裡第二個區塊再開始肆無忌憚的玩弄自己的聲音。這樣一來就可以取得0~10中間的所有可能性,並且在聲音受損或是需要提升續航力的時候,回到最省力的方式演唱。

 

在專輯當中,其實每首歌喉嚨都很用力,一直都可以聽到憋氣感的音色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說真的,個人認為並不難聽,也還算是"有趣"。但有時候當用力用盡了,我就真的會聽的很痛苦。但令人擔心的是,如果現場也要複製唱片裡的唱法,那想必續航力會降低,同時音準上也會因為沒有後製的輔助,而不夠精準。希望像這樣的一個好歌手,可以持續的在未來學習如何放掉多餘的,只留下需要的給大家。我一直深信,極簡才是王道,唯有極簡,你想要表達的東西才能讓人一目了然。

 

 

   

 

 

arrow
arrow

    VBSyst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