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hotoShake2.jpg

 

 leobigsign一次聽到李佳薇這個名字,是某一次點開臉書上李佳薇所演唱"ALL BY MYSELF"的比賽連結,我想有看過那段影片的人都很難不按下一個”讚”,我     當時就被她的聲音深深的震撼到。 我在想:「要找到這樣一個懂得如何有效率使用聲音的歌唱好手,著實不容易。」不久後,李佳薇就在當季的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當季的總冠軍。不知不覺一年過去,直到有一天在前往工作的路上,在廣播裡聽到她的首波單曲"煎熬",我又再次被喚醒當初所感受到的震撼,十分期待聽到像這樣的一個好聲音的錄音專輯會是如何?又會被怎樣的製作以及包裝?在她發片的第一時間我就到唱片行拿起"李佳薇 - 感謝愛人"專輯,毫不思索的走向收銀台結帳,等著滿足我的好奇心。

身為一個Vocal Coach,首先最在乎的一定就是歌手是不是用了正確的方式唱歌,喉部是否用力?氣流是否順暢? 聽完了整張專輯,在技術方面李佳薇可以說有90%的精準度。就拿首波主打「煎熬」這一首歌來說,技術上實在沒話說,整首歌有使用到喉部力量的次數只有四次,分別是在:

  1. 第一次副歌的 ”每一分,每一秒”的”一分,每一秒”
  2. 第一次副歌的 ”叫思念”的”思念”
  3. 第一次副歌的 ”跟寂寞再和好”的”寂寞再和好“
  4. 第二次副歌收尾的“去面對”的”對”

我所點出來的這些地方就是一般所認知的假音,其相較於頭聲,使用上會較耗費氣,使用到喉部的肌肉。但若將當今華語唱片的線上歌手一字排開,很少人擁有在技術上如此高段的控制能力。對於每天長時間專注於發聲矯正的我,是一大饗宴,真的很難得聽到這麼沒有壓力的唱法。

   可是就在歌曲的鋪陳上,個人覺得略顯單調,情境過於跳躍,層次太少,對於為什麼愛情會帶來如此煎熬感觸交代得不夠清楚,因此缺乏了能夠引人入勝,撼動人心的真實性。一般就流行演唱來說,主歌是交代帶整個故事原委的最佳段落。主歌應鋪陳得再更仔細,做出煎熬前的反差。 如果拿專輯中另一首歌「離場」來做比較,就會懂得我所指「煎熬」這首歌主歌口氣不夠細膩的問題以及故事由來交代不夠清楚的原因。「離場」主歌的處理讓聽者可以在字裡行間聽到足夠讓人與歌詞感同身受的語氣,進而在心中出現畫面。而「煎熬」的主歌處理的過於平淡,很像在放空。而整首歌鋪陳最為完整的地方就是第二次的副歌一直到結尾,是整首歌的大精華,整段在情緒上十分流暢,可以讓人聽到那種想擺脫愛情所帶來的折磨以及糾結的心痛。

我常常提醒自己以及學生在練習一首歌時一定要將練習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追求的是“正確的技術”,這個時候練習的標準是要能夠100%做到在每一個音高上都不用到喉部的力量來完成一首歌,用最省力的方式完整的走過歌曲。在第二個階段所追求的是“真實的演繹 ”,這個時候練習的標準是要能夠100%真實傳達出想要表達的情緒,想要敘述的故事,故事的每一個小細節。最後再將這兩個標準重疊審視,確保不會因為為了維持“正確的技術”而讓整首歌變成完美但卻無聊,也不會因為為了追求“真實的演繹”而讓整首歌聽起來有感情流暢但卻讓人產生聽覺壓力。能掌握兩者之間的平衡的女歌手,最好的範例就是經典的鄧麗君、天后的張惠妹、以及消失一陣子的順子和林憶蓮。

其實要能做到“正確的技術”其實不難,經過訓練以及努力練習有一天一定都可以做到。但是要能夠做到”真實的演繹“,確實是需要一些感受力以及創造力的天份。這整張專輯當中「大火」這首歌最能表現出我剛剛所說的”技術“以及”演繹“間的平衡的關係。這首歌是整張專輯聽下來在故事敘述上最為完整的一首歌,起承轉合都交代的飽滿清楚,同時技術也滿分。對一個小說家來說,除了要有好的文筆,更重要的還是本身要是一個有想法、有故事的人;對一個畫家來說,除了要有好的繪畫技巧,更重要的也還是本身要是一個有想法、有內容的人,而對於一個表演藝術者來說亦是如此。要能夠說出好的故事,擁有一個細膩的靈魂絕對是首要的條件,仔細的觀察身邊週遭每一件事所帶給自己的感覺,進而將這些感觸整理成自己的人生哲學,在表演中賦予作品專屬於你的生命力。

這張專集的製作人一共有五位,楊鈞堯、馬奕強、馬毓芬、李偉菘、以及李偲菘。在五位老師的操作下,李佳薇呈現出了不同的情緒演譯,不同的製作人分別開發了佳薇不同的角度。歌手本身的聲音使用無話可說,當然是在水準之上,但個人覺得在歌曲演繹以及自我角色設定上確顯得薄弱。整張專輯聽下來,還是其實有點搞不清楚所要塑造的個人特質到底是什麼?有些可惜。藝人本身理應就是一個品牌,而”李佳薇”這個品牌卻缺少了最重要的 - 品牌中心思想。 這是李佳薇的第一張專輯,對我來說這張專輯是一張聲音技術上的饗宴,想必在經歷過生命的歷練後,她未來的作品一定會在情緒演繹上更加出色。更精準的拿捏技術以及演繹之間的協調性,找到屬於她個人特色。十分期待她未來的作品,很期待再一次的對她刮目相看。

   

arrow
arrow

    VBSyst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