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楊培安 cover

 

TobiAG  音王子楊培安出新專輯了,相信大家對他第一張作品「我相信」的印象依然難以抹滅。聲音中正面、陽光有朝氣的音色特質,依舊是現在這個世代中,華語樂壇中數一數二能夠當作代表的男歌手。這張「沈睡的野獸」專輯裡頭沒有少了同樣性質的作品,但打頭陣讓大家聽見的,卻是一個與以往印象中不一樣的楊培安。

 

沒有讓高音馬上出來跟大家見面,絕對是楊培安在「沈睡的野獸」這首歌,想要透過歌曲帶給大家的。高音不是演唱中的絕對和唯一,不難發現,我們的流行音樂在演唱上,不斷地在近期有越爬越「高」的趨勢,良好展現高音的確是在聽覺上,容易令人振奮和激起共鳴。但偏偏一次一次地在爭高洗腦賽的環境之中,我們好像默默地被教育成:唱高音變成演唱或情感接收唯一的來源,還落入到「不跟原唱唱一樣的key不行」的迷思之中,說到這越來越像飲食中的味精中毒。

maxresdefault  

楊培安在「沈睡的野獸」中,中音沈穩藴內涵的表現雖然聽起來,旋律起落的幅度不大,但偏偏在這樣的旋律中,任何細部的一舉一動反而顯得更明顯且深刻。誰說一定要大砲才能殺死人,一根針的力量不容小覷,讓新專輯在一開始出現了些許驚豔的味道。緊接在後的作品中,像是「戀人無雙」、「最短的愛情」、「信仰」才漸漸地展現大家熟悉的高音。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楊培安在中音的演唱與高音的演唱「方式」上並沒有太大的落差,換句話說就是楊培安其實在中音就培養了非常好的演唱習慣,因此高音聽起來壓力並不大卻能維持力度。

能夠唱高的方式不外乎就是把「音高的建立」專注在閉合的行為上,尤其是由空氣啟動的閉合,而這也是楊培安在演唱上主要的習慣。從演唱裡頭聽到楊培安在高音時演唱的顆粒感,來自於空氣通過舌後根抬起時的聲帶,因為共振的空間產生出的音色。同樣的做法出現在青峰、魔力紅主唱Adam Levine的演唱中,但稍微不一樣的地方,來自於習慣主動地對於聲門壓力上,做固定程度的施壓,所以在空氣通過後,音色中會多了一股hold住的壓力。有類似演唱習慣的還有在「模樣」這首歌時,讓我聯想到的 Adam Lambert 的「Sure Fire Winners」這首歌。

Img319803163  

所以楊培安演唱時是完全放鬆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從上面提到的部分可以瞭解,他在演唱時整個喉部腔體還是偏向微硬的,是與我們剛提到的幾個歌手像是青峰和兩個Adam,在聲音使用上比較不一樣的地方。這樣的演唱會不會疲乏呢?答案是會的,再有效率的演唱方式,肌肉都會需要休息。但當他是「有意識地」在維持這樣的做法來發聲時,的確是相當有技術性地將疲乏降到最低的做法了。因為當我們把音高的產生專注在閉合上時,喉頭的位置變成只是風味的調整,而整體來說楊培安演唱時的喉頭位置蠻一致的,所以空間對於音色上沒有太多的變化。(也就是說他極少為了音高來更換發聲動作,也鮮少換過大的動作來產生不同的音色。)

63524694946335937506280495  

現在愛飆高音的人不在少數,而唱出來的高音究竟是驚人還是惱人?很多人常常會在網路上詢問,究竟是張雨生還是楊培安的演唱方式,以效率來說比較推薦。好的技術絕對要能夠支撐演唱上所需要,我們拿最基本的音域的部分來觀察,其中包括了高音、中音及低音。大家不妨去聽聽兩位高音演唱達人平均在整體音域的表現及「控制」,可能心中會有答案。當然耳朵喜歡哪個人表現出來的音色,又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整體看來,楊培安在vocal演唱上的技術,可以說是控制的相當純熟,比較突顯的問題是要能夠在更多演唱的音色選擇上,跳出原本的框架,離開單一「唱聲音」處理的路線,或許會給歌曲帶出更不一樣的色彩及感受。

 

*推薦歌曲:

沈睡的野獸

戀人無雙

共同的記憶

 

arrow
arrow

    VBSyst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