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

 

TobiAG  有一位從超級星光大道畢業的選手發片了,暫別了團體神木與瞳,當目光全部聚焦在黃美珍這張新專輯「途中」上,你聽到了什麼?

高音等於用力?!?!

其實當你有機會把整張專輯聽過一遍,不難發現黃美珍在演唱上的問題瑕疵早就把整張專輯的音樂精彩度的部分掩蓋過去。我覺得黃美珍在聲音上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在於對「聲音力度」的誤解。很多人都以為要讓聲音有力度就是使盡力氣的加諸在聲音上面,但往往我們會發現這樣子的做法只會讓聲音緊繃且很死,也就是沒有「彈性」。我們都知道拳頭在揍到人家臉上之前假如你只是用力緊繃,力氣根本拿不出來。所以在聲音使用上真正拿得出力氣的作法應該是維持該用的力氣,並讓喉部附近的阻力減到最少,才有機會將聲帶的性能發揮到最大。而黃美珍在專輯中基本上每每遇到需要力量的音色,做法都是用力的憋住聲音,調整加大音量,在控制不穩定的狀況下音色只會又笨重又吵,你也會發現她很容易在句子快結束時因為控制的不當導致聲音失穩造成音準抖動。另外一個關於力度的問題是關於情緒需要內斂或比較沉穩時候的控制,我們會發現黃美珍的慣性處理讓聲音散開很多,這跟聲音的豐富度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以為小聲的時候聲音就會不自覺變得比較鬆散、比較虛的聲音,但其實不然。上面兩種提到的狀況讓黃美珍的聲音使用只有兩極的很緊以及很鬆散,對於歌曲的表現上造成侷限之外在聽覺上其實不是那麼舒服。請參考專輯中「樹風」及「結(feat.伍佰)」

彈性會帶來細膩度

另外在歌曲的細節經營上面基本上我們似乎看不到太多細節,大多是以緊繃或鬆散的直線條交代,顆粒狀的力道是缺少的,主要是腦中音色唯有真假音的概念所導致,也是常常在音樂文字上太過著墨的結果造成我們對聲音音色的盲點。主打歌「途中」副歌中「有一種愛一種愛 一種愛 一種愛 的」是標準咬字造成聲音過於偏向外,音色上會很死且偏硬,專輯上雖然有經過修飾但現場演唱則是會相當明顯,對於那句想表達肯定的態度上其實這樣的選擇是難讓人說服的。唯一一首音色上有值得鼓勵的嘗試的是陳珊妮老師寫的「夠好」,在這首歌比較能聽到黃美珍細膩的一面,也是她的聲音裡頭一直很缺少的表現。而整張專輯的走向讓她的聲音使用缺點一一曝露,尤其在很多首歌裡頭我們只聽到的是賣力演唱的黃美珍,但究竟它的聲音使用背後的原因似乎有點被遺忘了。

未來再美還是未來.........

其實黃美珍的聲音經過良好使用音色展現應該是可觀的,只是現在的他對於聲音的了解實在太過於表面,造成她在演唱上不僅吃力,觀眾聽起來壓力也很大。「貼近靈魂的唱腔,溫柔的嘶吼, 挑戰搖滾深度」對於整個製作團隊的文宣讓人只有深深的皺眉,很多國外演唱搖滾的歌手在使用聲音是經過思考且長時間訓練的,除了音色能夠因歌曲需求隨時做選擇外,力度彈性上也是無話可說,並非單單表面的極端聲音使用。在交出第一張專輯後,對於黃美珍很重要的應該是趕緊讓自己的聲音能力提升,因為唯有這樣,才有辦法繼續唱下去,才能讓我們再更深一層地聽到那個想對我們訴說更多故事的黃美珍。

  

  

arrow
arrow

    VBSyst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