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常識 cover

 

leobigsign  2014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參與了超過30場的講座,相同的內容,但卻也在不同的學校產生了不同的回響,同時也在過程中察覺了大家在學唱歌時普遍會出現的盲點,於是在一年的剛開始整理出了8個關於歌唱學習的重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加快邁向成功的腳步:

 

 

1. 懂得聲音的操作技巧不代表唱歌就會好聽

當我們在探討聲音的使用技術時,我們在探討的是身體器官如何運作,怎樣的行為會製造出怎樣的音色,這跟唱歌是否”好聽”沒有絕對直接的關係。唱歌是否好聽來自一個人的主觀判斷,其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很粗糙的聲音使用也可能會讓某些人認為好聽,反之很精準的聲音使用也可能會讓某些人認為難聽。就好比相同的一幅畫作有些人會認為好看,有些人會認為是鬼畫符是一樣的道理。

1    

2. 音域的拓寬不是學唱歌的唯一目標 

愛唱歌的人多數都希望自己的聲音可以”更高>再高>>超高”或是”更低<再低<<超低”。沒錯!一旦發聲這個物理現象在我們懂得如何讓發聲器官協調運作後音域一定會變寬,擁有寬廣音域的目的是讓我們可以在演唱時,不會老是因為擔心唱不上去/下去而無法100%專注在”表達”以及跟聽眾”溝通”。我們不也常聽很多人說:『XXX唱歌就很高這樣,但我覺得好吵喔』切記!唱歌不是在學誰可以跟海豚溝通。

2   

3.『真假聲』『丹田發聲』『共鳴轉移』 只是一堆迷思

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在一開始學習唱歌的時候難免都會接收到這些資訊。想學”真假聲轉換” 、“用肚子唱歌”、 “共鳴順暢的轉移”,其實這些所謂的技巧都是沒有經過發聲行為物理化而衍生出來的錯誤性引導。這樣的切入角度只能讓我們看到事情的單一面相,學習這些所謂的技巧並無法讓學習者由裡到外的了解聲音是如何真正在運作,更無法讓我們舉一反三的延伸出有趣的發聲行為。

3  

4. 爆發力不是用盡全力

大家聽到爆發力通常第一個注意的就是”爆”這個動詞。所以會想說要用盡所有的力才能夠爆炸開來。但是其實爆發的前提是要先能封鎖,將某個東西先封鎖起來,再增加它往外擴張的傾向才會產生爆開的效果。就像是爆漿魚丸也是先將湯汁封鎖在丸子裡面,藉由咬下去的瞬間將湯汁擠出衝破被動的丸子表皮。在有爆發力的發聲運動中,空氣就像是封鎖在丸子裡面的湯汁,聲門閉合就像是丸子表皮,而負責吐氣的肌群就像是咬下去的動作,用力將空氣推往關閉著的聲門 (內肋間肌和腹肌開始收縮;內肋間肌收縮使肋骨往下移,而腹肌收縮也使肋骨往下移、壓迫腹腔內臟,迫使橫膈膜往上凸,而使得胸腔體積縮到最小、肺內壓力增至最大,體內的二氧化碳才能大量呼出),將聲門撞擊開。所以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聲門用力的閉合住,那就無法產生出爆破的效果 (想像魚丸的表皮如果是水泥做的)。

4   

5. 感性的情緒鋪陳需要理性的邏輯思考力

要清楚的敘述出一個感性的故事,往往需要明確的因果關係來做為能夠讓對方感同身受的基石。許多人認為要把歌唱得有情緒鋪陳,只要完整的感性投入就可以做到,但是別忘了,”情緒鋪陳”這個工作裡”情緒”只佔了其中的一半,還有很重要的另一半 - 鋪陳。鋪陳的意思是指要如何將許許多多你所想要表達的情緒,用理性的方式整理成一個有前後對照關係的排列。例如:克服”害怕”,我要”勇敢”,”堅強”太久所以”疲倦”。

 5  
 

6. 對歌手來說特色的彰顯有時候比技術是否正確來的重要

特色是會讓人記得你/妳是誰的關鍵。作為一個歌手,最需要的就是被記住,尤其是當你還是一個新人的時候更是需要被記得。一個完美的發聲技術(九宮格中心)所製造出來的音色是最沒有特色的音色。就好比一個已經被磨成圓形的石頭,失去了有菱角時的尖銳,如果你將他握在手中勢必會失去掉觸覺上的刺激感。然而完美的發聲技術雖然最沒有特色,但是卻讓演唱者輕鬆持久。於是要如何拿捏特色跟技術之間的關係是一門沒有人有正確答案的學問。

 6  

7. 有對的偶像比有對的老師重要

學唱歌跟學樂器最大的差別在於學唱歌的門檻很低,不需要先買個樂器,也不需要懂得五線譜,更不需要知道哪個按鍵是中央C。從小嬰兒的時候我們就會發出聲音,到了幼稚園可能就會開始把我們所發出來高高低低的頻率組合成一首兒歌。所以其實根本不需要有人教我們就可以”開始”唱歌了。而往往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們會因為個人的喜好或成長的環境開始選擇或被選擇所聆聽的歌手,一旦常常持續聽某位歌手的演唱,就會很自然的模仿某位歌手的演唱方式(很多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我們在模仿,只是單純認為唱歌就應該是這樣)。這樣一來我們很容易就會被我們的”偶像”給影響了。偶像喜歡用氣音唱歌我們就記住了聲門張開發聲的動作; 偶像喜歡用鼻音+憋氣來唱歌我們就記住了高喉頭+聲門緊閉發聲的動作。所以如果從小我們聽到的發聲方式都是較為有效率的發聲方式,我們就很容易可以被這樣的做法所引導,而這樣的環境學習法一定會比老師從頭教導來的快速且自然。

7   

 

8. 想成為好歌手最好隨時培養你的身心靈,缺一不可

歌手這個角色既是故事的發想者又是情緒的安排者同時也是要執行所想的執行者,簡單來說就是身兼編劇、導演、攝影師、演員於一身。要發想好的故事需要豐富的人生經驗(或想像力);要能了解情緒必須先能感受情緒;要能表達情緒必需先能擁有身體上的自由。這一切錯綜複雜的工作往往要的不單單只是心理上的專注,同時也需要生理上的配合執行。而對生命哲理的了解在這一環扣一環的流程當中更是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如果沒有了這些,我們充其量來說只是一個發出聲音的東西,並沒有辦法因為我們的演唱而產生影響力。

8  

 

 

arrow
arrow

    VBSyst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