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outloud_cover

TobiAG 拷貝 個月我休了一個長假,在放假的幾天中我偶然思考到一件事,那就是學唱歌前和學唱歌之後的我,到底在歌唱上獲得了什麼?我真的有唱得比較開心嗎? 還是我越唱越心虛了呢?歌唱這件事情,可以牽涉的層面很多。可以有著商業行為,可以娛樂到他人,也可以是自己情緒的抒發。很多時候我們從不知道自己會唱歌,到發現自己可以唱歌,甚至驚覺自己其實不會唱歌,往往都是從別人口中得知。每個人學唱歌的起跑點和需求都不同,無論你有沒有要在小巨蛋開萬人演唱會,從舞台下到舞台上,到底需要具備什麼心態,才能站得心安理得呢?

 

 

pic1

什麼?不要臉一點?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小學初中唸書的時候,老師問台下的同學有沒有問題,我們都會躲到自己恐慌又害羞的內心小世界,手準備握拳卻怎麼樣也不敢抬出肩膀的高度。少了「說出來」的機會,我們開始不敢表達自我,走在路上唱歌還要先看四周有沒有人。但偏偏這樣子的行為模式,倒是扼殺了不少想要表演或者想要表現的機會。其實你會演戲,會說話、唱歌的才能,都會默默地被隱藏起來,歌唱這件事自然離你越來越遙遠。但回過頭想想,我們那時候上學是否想得太多了,甚至會顯得莫名其妙。你問我到底什麼樣類型的聲音可以上舞台唱歌,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取決於你能不能拋下一切的包袱。我們從小出生其實就是從哭鬧開始的,但直到後來進入社會前,這個能力不斷地被遮蔽、被阻止到逃避。所以要開始唱,就要先從面對你心裡的疙瘩開始。沒有了疙瘩,舞台的大門便已開啟。

 

 pic2  

接受自己的聲音

唱歌之前,我們都是從聆聽開始的。我們聽了許許多多國內外各式各樣的音樂作品,不同的歌手,不同的聲音,不同的呈現方式。但回過頭,我們倒是很少有機會聽聽自己的聲音。每個人的發聲器官是相同的,但構造上並不完全一樣,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樂器。很多人常常說,想要學好樂器,就得先從接近他、多接觸了解他開始。聲音也不例外,我們從每天說話開始,當你越能接受、越喜歡自己的聲音,那麼你就越能夠有機會駕馭好他。你可能會從單純音樂聆聽者的角色,開始會想要變成演唱者,日常生活的哼哼唱唱,就是接受自己獨特樂器的開始。

 

 pic3  

蒐集資訊並學習如何使用他

當你對自己的聲音有了了解,你會開始嘗試自己來演唱,試試看自己能夠做到什麼、不能夠做到什麼。在發現自己聲音的優缺點的同時,對於唱歌這件事可能有了不同的眼界。你或許會開始試著讓自己透過各樣的方式來優化他,無論是模仿歌手、找尋老師的協助,或者蒐集各式各樣的歌唱資訊。為了讓自己聲音表現得更好。這段期間開始會有挫折也會有收穫,但假如收穫越來越多,所累積的正面能量以及能力就會越來越多,也開始多些自信心產生。自信心絕對是登上舞台不可缺少的關鍵之一。

 

pic4  

找尋正面的價值/存在感

這時候許多人會藉著機會,像是比賽、表演來展現自己、認同自己,也希望別人能認同自己的聲音。而無論你的舞台大小如何,站上去且積極的面對它是你唯一的課題。當你一次又一次地接觸舞臺,你會發現唱歌是件可以娛樂他人也可以不斷充實自己正面能量的活動。這樣子享受音樂的當下,或許會讓人一而再再而三喜歡上歌唱表演這件事,讓歌唱在人生中有了不一樣的價值。值得一提的是,這樣子站上舞台的過程,卻往往也是許多學習唱歌的人常常產生矛盾的地方。常常許多人在優化聲音的過程中,精進自己的同時卻也忘記了聲音技術優化也只是穩定地協助你的聲音,是站在舞台上的過程之一。但隨著時間越長,變得太多包袱,而誤失了歌唱學習真正的意義。所以假如你還沒拿過麥克風站上舞台,那你一定要跨出那一步試試!若你累積了很多學習經驗,更是千萬別猶豫,拿起你的麥克風,站上舞台瞧瞧看吧,你可能就會開始愛上它。

 

 

arrow
arrow

    VBSyst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