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i_cover

 

 

府鑫郵票 顏色偏黃版 正確版幾個禮拜不知為什麼的,突然晚上怎麼樣都睡不著。

沒事幹的夜晚,當然就是打開電腦、怒聽音樂啦。就有這麼一個晚上,我也忘了自己聽什麼。聽著聽著,意識就這麼模糊了。等我再把意識找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早上的事了…。

這種事情很少在我身上發生,從我開始學習唱歌之後,自己聽歌的習慣就變成有意識的去聆聽每首歌裡面的細節。自己會變成這樣,我個人認為絕大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近期的音樂為了要符合現在聽眾的口味,很多唱片製作人都把歌曲的安排編得複雜,要不就是刻意加很多刺激感官的元素在同一首歌裡面,把「起承轉合」變成「起、承、千迴路轉、合」。或許就是因為這樣吧,聽歌變得需要很專心,專心於把這些複雜的編排,也就是詞曲原意之外的雜訊剃除,好聽出原本這首歌被寫出來時的真實樣貌。所以有一張專輯可以讓我聽到睡著,並不代表它很無聊,而是這張專輯比較單純。

後來經過一翻找尋,被我找到了。原來哄我入眠的是馬頔在去年6月發行的專輯《孤島》。後來我再一次的細細聆聽這張專輯,發現這張專輯的單純是建立在一個流暢的專輯編排,以及統一的核心概念上。

 

 

其實省略掉旋律,我們單看歌詞,會發現這張專輯裡面大部分的歌詞都被莫大的惆悵感給大大的覆蓋著,尤其在《最後一次看不見那些人老去》、《南山南》到《棺木》這三首歌的詞裡感覺是最為憂愁的,但在旋律的編排上卻沒有出現那樣相對應的悲傷感,反而都是讓旋律簡進簡出,以簡單的鋼琴、風琴、吉他為主軸,讓歌詞裡喧囂的情緒轉變為平淡,這種反差的感覺很明顯,卻又不刻意隱藏,整體的態度就好像訴說別人的事情一樣。直到《海咪咪小姐》,卻又用聽似半嘲自諷的幽默放大原本前面三首歌的惆悵。其中整張專輯都是重複這樣的編排方式,雖然看似拐彎抹角,但是我一路聽下來,這樣的安排反而讓詞曲裡面的情緒更加明瞭好懂。

 

 

而對應這樣風格,馬頔的演唱方式也佔了滿重要的一環。基本上馬頔絕大部份的時間都是使用低喉頭的方式來演唱,尤其在他的中音域最為明顯。雖然這樣的動作沒有做得很過頭,但是他在氣流的供給上做得相當足夠,讓人聽起來就會有個慵懶的感覺。因為這樣的喉部動作跟打哈欠的動態相似,只是沒有這麼誇張,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他大部分的歌曲都讓人覺得有種無所謂的感覺。雖然他這樣的演唱方法配合著編曲以及專輯歌曲順序的編排是這麼的合適,但是也讓我覺得,演唱的過程反而因此出現一些困難。

 

 

反觀來說,這些歌曲的音域其實沒有很廣,低音不特別低,高音不特別高,但是聽馬頔唱起來,就會覺得歌曲的音域好像含蓋很廣。因為如果用低喉頭這項技術貫穿歌曲的話,其實聲門的閉合容易被忽略,這樣不管是低音還是高音,音色的呈現就會變得比較不扎實,而唱到了中高音域又想要把聲音變得扎實,卻又沒有把操作軸心放在聲門的閉合上的話,就容易用推擠的方式給予聲音需要的實際感,但若又是以低喉頭為軸心技術的話,就會變成又要推又不給推的尷尬動作,聽起來那些音準就會感覺很像很辛苦一樣。所以撇開〈孤島〉在編排上的完成度。所以在聲音技術的部分我覺得還是可以再提升,一方面歌者可以再更輕鬆一些,另一方面情緒的傳達其實會隨著能不能輕鬆演唱而變得更加容易。

 

 

不過說實在的像這種城市邊緣風格的聲音,其實現在慢慢的正在流行。因為比起大幅度表現情緒的歌曲,這樣慢板、安靜的感覺卻更能發洩累積在精神裡的壓力─它不會有吵吵鬧鬧過後的寂寥,只有給人自我沉澱的安穩。我覺得是一張很適合忙碌了一整天,無處釋放壓力的精神舒壓專輯。

  

 

arrow
arrow

    VBSyst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