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體會,學得更快!

 

TobiAG 拷貝「記得在發出聲音之前,要確保喉部是被動的狀態。」
「空氣的給予要順著地心引力,身體的重心是下降的!」
「我們的咬字必須建立在空氣流動的行為上。」


這些叮嚀常常出現在我們各個主題的教學影片還有教室的課程當中。在大家跟著我們的教學影片嘗試做了一番後,好像可以做得七分神似,但碰到歌曲時問題依然經常出現。又或者舉個大家都有過的練習經驗:大家都知道,當我們發出音高前眉頭深鎖了,擔心音高是不是會hold不住了,就知道自己不夠「放鬆」。但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用力,即便練習到快要翻桌了,做出來的結果反而卻越來越糟,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努力。但就在練習到快失去方向,想要乾脆放棄用ㄍㄧㄥ 的,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嘗試看看的那一刻,咦?卻可以做得比前面那專注的40分鐘都來的好。相信這樣的經驗,不斷地在大家的練習情況中上演。這也是歌唱調整中比較困難的部分。發聲調整這件事情必須建立在雙向溝通上,也就是說除了給予的一方,接受方的接受方式、接受程度以及邏輯能力深深地影響著之後的結果。就拿「放鬆」這件事來說,當你聽到了放鬆的指令,到實際嘗試放鬆喉部,到察覺到喉部肌肉的軟硬程度、充血程度,這整個操作網路的建構,其實就是練習的整個過程。但這樣看似簡單的步驟,往往大多數人會在第一步的接受方式中,做出不一樣的反應,而影響到結果。

 

 

放鬆

體會真正放鬆

「我已經試著放鬆了,怎麼還是會做不好?」每當學生做練習做著做著踢到鐵板了,從表情看來臉上好像都寫著這句話。但往往從他們所操作出來的結果,都會看到一個共通的特徵,那就是他們真的很努力地試著放鬆。『試著放鬆』有什麼不好呢??這句話的道理就跟『試著不要緊張』一樣,你並沒有不緊張,你只是在假裝不緊張。換句話說,其實你對於放鬆這件事情是否定的心態,才會選擇有所保留而不是真正的體會放鬆這件事。同樣的例子還有頭聲和假音的區別,當你越害怕他不扎實,反而做出的越會是假音,才會在音階中形成了明顯的聲音斷層。所以嘗試看看,在下一次操作時千萬不要以試水溫的方式來操作,應該要痛快地把「待會應該會...如何如何」這樣子預想的行為通通忘掉,直接操作。

 

 

成見    

放下才能體會

「發聲調整的學習其實就是不斷歷經習慣改變的過程。」相信許許多多練習過聲音的人有著一樣的感觸,沒錯,我們從出生肚子餓就開始了聲音的學習,一直到我們學會說話,到唱出動人的音符,其實我們在自己人生中就是自己最主要的歌唱老師,但也因為我們使用習慣的不同,讓我們「認為」自己聲音就是只能唱多高 ; 只能聽著歌手怎麼唱,就怎麼唱。而在練習和實際演唱的寬度及高度,就變成自己認為的如此,而產生了界限。所以無論自己在哪一個階段,當我們在練習時,第一步不妨都先拿掉我們所「認為」的,才能夠給自己機會有新的「體會」,進而提升到下一個境界。

 

 

 開闊    

不侷限的視野

我們從小的學習環境常常潛意識地告訴我們,要把事情做到好就是要一直不斷重複地做,他就會有機會變好。這句話沒有錯,但其中的重點往往也會被忽略。舉例來說,很多人每當被引導到正確的發聲動作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緊咬著不放,以瘋狂地重複一樣的行為就會變好的想法來學會整件事情,但往往在這樣的練習心態之下,只會讓自己更快地離開正確的動作,花上更多時間才能找到重點。這與學習外文的詞彙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你會發現語言學習能力快的人,在學習上反而是先聽懂一整個大段落的方向,才開始在特定的單詞或者用法上下手,而非只執著在單一的詞語上。因為這樣一來,你可能會對於詞語的認知上只有單一面的認識,而誤解了所要表達的意思。回到聲音調整來說,每當進行一次調整,都要把自己當作是第一次認識,除了能夠觀察到不同的面向外,對於所要凸顯出的重點也才會更快地掌握,才不會出現「咦,我剛剛不是做的到?怎麼現在做不到了!」的困惑。

 


縱觀上面所提的種種,你會發現其實學習上「體會」這件事本身其實並不抽象,是相當實際且需要具備技巧的。也因為他扮演著學習,接收訊號的第一個關卡,也深深地影響學習的成果。延續前幾個段落所提到的:就在鬆一口氣,慶幸自己總算用放鬆的方式做對動作之餘 ; 在面對同一件事,不斷地給自己重新認識的機會之餘,你是否對於「體會」又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了?

 

 

***VBS所發佈之文章及影片註明出處即可轉發***

   

arrow
arrow

    VBSyst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