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該戒掉的發聲習慣  

TobiAG 拷貝  家都知道唱歌的時候假如我們能夠盡可能地放鬆喉部及口腔,發出音高才不會有困難,音色才能有機會是圓潤的。然而過多的力氣及不放鬆的當下,往往自己可能分辨不太出來,原因就是我們在發出聲音前的思考,和實際操作上面,忘記「拿掉」一些東西。

 

pic1  

1.只專注在音有多高

「好高!」 我們的聽覺常常會因為在心理產生了感受影響到我們的生理的行為。然而這樣的思考路線,往往可能在腦中給自己劃了界線。尤其隨著頻率越高,空氣開始產生不連續輸送的行為最為常見,這樣的行為來自於我們認為的聽覺上已經滿足,但其實假如我們能夠在操作的時刻運用吐出足夠的空氣來滿足吹動虹吸的行為,音高會更準確,音色也會更能做到一致。所以要先拿掉的就是「只喜歡聽音高而不注意行為」的發聲方式,才能解決上述音準及音色兩個問題。

 

pic2  

2.遲疑的練習心態

再來就是不單純的練習心態。大多數人常常在探索的路上會抱著「走一步,看一步」的方式,來確保自己在對的方向上。的確,但殊不知有時候這樣「遲疑的心理狀態」才是阻礙你最大的一塊石頭。原因是這樣子的發聲狀態中,你的肌肉很有可能已經開始僵硬,已經不是那個喉部被動,最單純肌肉狀態的你。另一方面,我們的氣管其實在緊張不安的心情時,容易收縮,造成空氣通過時頸部無法放鬆,形成阻礙。所以試著拿掉不直接、不安的心情,這樣才能在練習時避免過多不必要的肌肉介入,造成控制上的困難。

 pic3  

3.用臉部肌肉唱高音

另外一個常常出現在現場演唱的場合,在準備唱下個高音前,鼻梁,眉毛,眼窩通通皺在一團。是的,很多人喜歡用過多猙獰的表情來當助力,讓自己能夠順利度過當下的音高。的確這個疑似有幫助但實質上只是讓你越唱越累的習慣也該讓它過去了,尤其是當你用手食指及姆指握(夾)著下巴,拇指所接觸到嘴巴的正下方,也就是舌頭下方相應的位置,往上戳進去時應該要跟不說話的時候一樣軟。而整個下巴及臉頰、在嚼口香糖時會使用到的肌肉,通通應該盡可能地放鬆。簡而言之,進食會用到的肌肉,請不要用在歌唱上。

 

pic4  

4.「挑食」的學習習慣

歌壇中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歌手,總有幾個會是你特別喜歡的。當我們瘋狂的一首接著一首唱下去之後,也不知不覺地學到了我們聽的歌手所習慣的曲風、音色使用、演唱線條、演唱口氣。這些都是讓你在聲音使用時很重要的養分,但往往很多人會因為喜歡而就「只聽喜歡的」,造就了你音樂世界的全部,但也同時讓你失去看見音樂世界好玩地方的機會。所以就聲音使用上,試著別只聽一種類型的vocal使用,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開始演唱了不同的題材,才能在技術上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

 

Project-Management-Skills-NASA.20474727_std  

5. 為技術而唱

別只用一種音色唱歌。在發聲有一定的效率之後,這樣的習慣常常在你的演唱上顯得很容易,但也很難再聽到別的東西了。我們都知道這絕非我們學習歌唱技術的本意,歌唱技術是用來支撐你的情緒架構,讓你在音高、音色上不會有問題。所以說當你的發聲技術已經有一定能力了,試著把聲音處理得漂不漂亮擺到後頭,把符不符合編曲、意境、角色當作首要的條件,讓觀眾聽到你所傳達的,否則你永遠只能當一個「唱匠」了。

 

所以說,不妨試著「拿掉」上面所提的幾個壞習慣,這些都是讓你從歌唱新手到老手可以更精進的地方,假如都能擺脫掉這些習慣,相信無論是在練習或是運用上,絕對能讓自己的聲音再脫掉一層束縛,使用上也更隨心所欲。

arrow
arrow

    VBSyst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