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1  

 

 

TobiAG  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林宥嘉的專輯,
也是宥嘉的第三張作品 [美妙生活]。

 

來來回回把這張專輯聽了幾回,中間幾首歌的安排及挑選相當巧妙,別於一般專輯僅對愛情酸甜苦辣的盡情揮灑,這張專輯其實對於生活的壓抑、不安、孤單有了更多描述,我想這樣的嘗試與決定,唱片公司本身與身為Co-Producer的宥嘉中間一定有相當程度的妥協之外,也要給唱片公司賦予歌手想法的發揮空間多些鼓勵。

 

回到宥嘉本身的Vocal表現上,我想因為選秀節目出身,大家對於他的聲音掌控能力都有一定的肯定,這是無庸置疑的。我們會發現,宥嘉在這張專輯中情緒的細膩度展現是值得大家學習的。這裡所提到的細膩度主要是指音色的使用,其他附加的包括口氣及音量。其中 [早開的晚霞] 當中樂句的處理,是需要出自細心、專注及良好的音樂性才能孕育出來的表現。一個成熟的歌手必須要有能力在細膩安排與力量揮灑上做一定的拿捏,別再拿音樂類型當藉口,偏頗任何一邊都是一種「挑食」的表現。

 

另一個在宥嘉身上,我覺得值得拿出來討論是,他試著把自己當作是一個樂器去演奏。這樣做的好處是你能單純的從「音色」上去著手展現情緒。有沒有發現國內外很多你聽不懂語言的作品,在欣賞時你依舊能捕捉那一絲絲的情緒還有氛圍?這說明了聲音音色使用的重要性。而專輯中的 [想念] 的表現讓我想到弦樂器的演奏,無論是在音色的樣貌、字句線條甚至裝飾音的靈巧運用上,情緒的層次被樂句線條的安排勾勒的妙不可言。假如你熱愛唱歌卻又不知如何表達情緒的朋友,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方法,多哼歌吧,別再只會咬文嚼字加上做作的口氣了!

 

回想宥嘉從以前的現場演唱到這張專輯,其實有個問題是比較需要去質疑的,不知道是唱片公司的安排抑或是他自我的堅持,我發現他很慣性地習慣用一種很「哀求」的音色,喉結些許抬高+聲門微微地張開,尤其是在音量不大的片段,那樣的使用沒有對錯,只是當音量變大加上對口氣的強調時,這種聲音作法在特性上卻是黏膩又吵鬧的,如之前的作品 [那首歌] 主歌前開頭即為嚴重。還有這張專輯中當碰到[想自由][晚安][擁有]這些慢歌的時候,每每到音量變大,就會啟動此種「慢歌模式」,這跟他長時間使用喉結往上的發聲方法有很大的關係,造成他很少,也比較難做同樣高度聽起來結實卻是舒服且明朗的音色。而這種聲音使用情形下,高頻率的使用無論在整體演唱的穩定性上或情緒的誠懇度都是容易受到質疑的。

 

而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這張專輯提醒了我們一件事 : 對一個 Vocal來說,心和聲音技巧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邊的偏頗都會使我們的演唱不夠誠懇且內容空泛,同樣一場哭戲有人就是稀哩嘩啦給她哭下來,而為什麼有人卻可以眼睛淚汪汪的含住十五秒,最後只留下一滴淚。別忽視生活中的養分,對一個藝術表演者來說 : 一本書,一場電影,一份美食還有和詢的陽光都會是養分,沒有人會想花時間接受一個沒有內容沒有意義的事物。希望大家都有從自己的生活中體會到美妙之處,期待宥嘉下一次的作品,也希望你、我都能越唱越好。

  

arrow
arrow

    VBSyst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