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ake  

leobigsign  張專輯是蕭敬騰首次擔任的製作人的一張專輯,專輯中收錄了許多他自己的創作,充分展現他對於創作的熱忱以及未來跨足音樂製作的企圖心。 這張專輯也是由我們FB粉絲團的各位粉絲所票選出來,希望我們在這張專輯的Vocal使用上做評析,所以想必很多人一定都對這位號稱Mr. Rock的聲音使用充滿了好奇。

老實說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正確”的發聲方式可以讓你發出撕裂聲,但是確有較為省力的方式可以做到所謂的撕裂聲。這張專輯幾乎一半以上都維持了老蕭一慣的搖滾作風,如果要完全復刻他在每一首歌裡的聲音使用,我相信在你唱完之後會十分認同這張專輯的名稱-狂想曲,Its Crazy;如果要能完全原音重現這張專輯的每首歌,包準唱完那些搖滾的歌曲之後就會失去聲區的連結,最終高音會卡在要不是沙啞要不就是很細的頭聲收場。所以套用一句綜藝節目常用的台詞”叔叔有練過喔” ,只能說這不是一張適合拿來臨摹的演唱專輯,專輯裡過度利用調整喉頭的高低外加擠壓聲門來製造出所謂的撕裂聲會造成嗓音很大的負擔,當然也會讓我這個每天都在進行發聲矯正的Vocal Coach來說,不敢苟同這樣肆無忌憚的過度使用喉嚨的演唱,尤其是:狂想曲”以及 你”這兩首歌。當然也不是整張專輯都是這樣,有些歌也將撕裂聲安置的帢到好處,例如: 敷衍好想對你說(悲傷版)”。

但就整體來說如果你仔細聆聽這整張專輯的Vocal部份,不難發現歌手的聲音無論是在低音中音或是高音都已經出現明顯的沙啞,這就是習慣成”自然”最好的例子,如果一直以這樣的聲音使用為演唱的基調,不僅僅會影響到將來現場演唱的續航力,更會使得以後在音色的選擇變少,更不用說這會阻礙他在完整的音色上的發展。如果聽過老蕭最近推出的”香港紅勘演唱會Live版“就不難發現他其實並無法100%的呈現這張錄音室裡的唱法,無論是很多的高音都無法用連接的方式唱上去,甚至很多時後因為喉部過度緊繃,導致音準不夠準。 很多人都認為如果不一直發出所謂的撕裂聲就不夠MAN;不夠Rock,但其實撕裂聲也是有分“較為省力的“以及”較為吃力的”。 簡單來說整張專輯在Vocal上有兩個主要的問題: 1.使用了較吃力的撕裂聲 + 2.過度常態使用撕裂聲。相信讀到的裡,大部份的讀者會問 : 不是要這樣聲嘶力竭情緒才到位嗎? 不是要這樣聲嘶力竭情緒才是真搖滾嗎? ,其實不然,接下來挑了專輯裡兩首歌曲的一個小段落做分析,同時也會舉例怎樣是所謂省力的處理方式。

 

你 (第三次副歌)

一個從未見過的你 卻讓我無止無盡為你

一件不可能的事實 現在我不會再你離開我 我們終於在一起

一個出現在夢的你 一直從不敢相是你

一件不可能的事實 來交換我的死 用靈魂來陪你

 

標註為紅色的地方的聲音使用:先讓喉頭升高同時又用力將喉頭下壓(一個很尷尬的動作,類似將舌頭吐出同時打哈欠的動作)+聲門夾緊,同時用大量的氣流硬擠過聲門的唱法,聽覺上會產生一種要死不活的感覺,在技術上會造成音高的限制。這樣的唱法只能唱到一定的音高,之後要不就得更用力硬擠唱上去,不然就會直接翻成假音(標註為綠色的地方)

標註為紫色的的聲音使用:喉頭升高同時又用力將喉頭下壓+聲門微夾同時用大量的氣流震動聲帶邊緣(edge voice)的唱法。這樣的唱法在一開始使用時會覺得喉嚨裡癢癢的,但久了當聲帶會漸漸習慣這樣的”不協調”震動,而後癢癢的感覺就會消失,成為”慣性”。

類似這樣的舒情搖滾曲風讓我想到美國歌手Micheal Bolton的How Am I Supposed To Live Without You,一樣是藉由聲門微夾讓音色帶有著撕裂聲,但與蕭敬騰不同的地方在於Micheal Bolton在高音的部份是呈現微壓喉頭的動作,穩定將喉頭安置在一個固定”微低”的0的位置。這樣的音色聽起來壓力不會這麼大,也可以唱的比較高。同時由於喉部結構穩定,於是不會出現換假音的現象。(總之喉部力氣越穩定,音就可以唱的越高)

 

狂想曲(第三次副歌)

Well Well  Down la Down

Well Well Well Well Well Well  Dow n Down~~

Wow~~~

我們的旋律 海頓的旋律 牛頓的引力

地心的重音 無法去抗拒

跳回出發地 書本在手裡

興奮和莫名 無言的動力

海頓的奏鳴 牛頓的發明

遲鈍的自己 還有股衝勁

海頓的旋律 牛頓的引力

遲鈍的自己 穿越了古今

我在天上飛 Well Well Well~~ Well Well

天上飛 

Well ~~~~~~~~~~~~~~~~~~~ 天上

 

這首歌大部份的發聲方式都維持了類似的喉部結構(標註為藍色的部份),都保持喉頭抬高+聲門微夾的喉部結構。相較於”你”這首歌,”狂想曲”的唱法雖然喉嚨依然有用力,但是由於喉部力氣傾向穩定,用這樣的唱腔會讓整首歌唱起來比”你”輕鬆很多。

標註為紫色的的地方,蕭敬騰又回到:喉頭升高同時又用力將喉頭下壓(類似將舌頭吐出同時打哈欠的動作)+聲門微夾同時用大量的氣流震動聲帶邊緣(edge voice)的唱法。

如果在處理這首歌的時候可以再稍微將喉頭降低一些,保持舌根放鬆,不要專注用聲門”夾”出撕裂聲,而是多利用適量的氣流來協助聲帶靠攏製造出撕裂聲,那麼聲音聽起來所給人的壓力就會再小一點,撕裂聲聽起來也會比較自然,可以避免給人刻意要證明自己可以撕裂的感覺。音色聽起來會像美國歌手Adam Lambert在If I Had You裡的聲音表現。保持喉頭越接近說話時的位置會讓嗓子的負擔減低,雖然也許聽起來沒那麼”兇”,但確可以確保現場演出的穩定性以及續航力,是在做現場演唱時較為聰明的選擇。

    

arrow
arrow

    VBSyst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