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態度決定高度  

 

TobiAG  部份熱愛唱歌的人一定都覺得高音是個難題 ~~

 

「下一句是高音,要來準備嘍!該怎麼”處理”呢?!」

 

所謂的「處理」,不過就是用力硬幹上去。用力的結果要不是讓聲音很扁、很尖;不然就是分岔、破音。而面對破音的問題,更多人都會以為它和幸運程度有關,也許下一次再用力一點就會上去了。但其實真正“處理”高音的方法,跟以上所敘述剛好恰恰相反。這些錯誤的認知只會讓你在歌唱上遇到更多障礙,而這些障礙進而演變出許多完全不是事實的迷思,例如:高音一定要大聲、高音本來就比較累、不是每個人都有高音、一直破音破到最後音就會變高、要用頭腔來唱才會唱的高…等等。如果你現在還認為能唱高音是一種天分或是靠的是力氣的大小,那你就真的還不夠了解”聲帶“這個微妙的器官,更不用說正確的發聲方式。請務必耐心的讀完這篇文章,不然原本就屬於你的聲音只會離你越來越遠。

 

想法 行為 結果”

 

人類的每個行為都源自於一個想法,我們的想法會誠實的反應在每個行為上,而每個行為都會為我們帶來不同的結果。但我們常常在想要改變一個結果的時候,卻忘了這樣的因果關係,忽略了造成一切的源頭 – “想法”,導致不停的在類似的”行為”裡尋找我們所想要的結果,到頭來只會撞得滿頭包,沒能真正改變些什麼。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從想法開始改變,徹底的瞭解在產生錯誤的結果之同時我們到底在想些什麼,所有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這個道理其實不只適用於唱歌上,也適用於生活中的所有大小事情。一但想法改變,花同樣的力氣,結果卻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花更少的力氣,達到更好的結果,提高效率。

 

對高音有障礙其實都是源自於不正確的心理狀態”

 

一般來說,「高音」這兩個字會讓人不自主的產生緊張、害怕的情緒,這些情緒會啓動身體做出許多防衛性的行為,引發喉部的肌群過度緊繃,例如:舌根抬高或降低、舌根充血、咀嚼肌僵硬…等等。如果你發現每當音階漸漸變高而喉頭也慢慢往上攀升的同時,也請你仔細的觀察你內心情緒是如何隨著音準的高低而有所變化?應該不難發現在低音時你的情緒較為怡然、輕鬆,而高音時漸趨擔心、緊繃。如果一下子不能清楚分辨你是用怎樣的情緒在發出這些音準,那麼就先感覺態度上的變化吧!先想像自己處於打瞌睡的狀態在唱音階,如果隨著音準越來越高而漸漸離開昏睡狀態,思緒漸漸開始清醒的同時,這就是態度開始改變,發聲方式也會隨之更換,同時聲音也越難聽;越難唱。這個現象解釋了我們內心的想法是如何牽動著我們如何發出每一個音準,當想法越被動時喉部就越放鬆;想法越主動時喉部就越緊繃。

 昏睡清醒  

 

那應該要用怎樣的想法來發出高音呢? 先試試看將「高音」想成是「低音」,而將「低音」想成是「高音」,兩個念頭互相調換後再做一次相同的音階。一開始你會發現雖然在”意識“中清楚的知道要將高低的想法互換,但”淺意識”中對於高音的反射性恐懼會依然存在。而這就是整件事最難的地方,我們必須改變我們多年來對高音的直覺反應。而這個更換想法的過程就好比在進行一種勒戒,需要自己給自己時間以及正面的想法。一開始的確很容易在聽到音準越來越高時,莫名出現反射性的恐懼,這就代表我們不夠冷靜,你必須極盡所能的讓自己停止恐懼的念頭產生。畢竟到頭來只有你自己能夠控制自己的想法。當你越是冷靜,你會發現原本上述那些緊張、害怕、克服…等等防衛性的情緒,其實是不必要的。你甚至會開始發現那些原本反射性的情緒不僅僅是對唱高音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造成了障礙。了解這個突破性的概念後,你會漸漸的越來越認同自己可以不需要用力的唱高音。之後再試著練習以「想法」的維持為先決條件,同時觀察喉部的肌群是如何在不一樣的音準上運作?觀察過後你會發現,其實「低音」及「高音」說穿了只是被給予的名稱,將往上往下的「想法」去除掉之後,喉部的運作就像講話一般的輕鬆。你漸漸地習慣後,你會覺得無論在哪個音準上都不會因為怕唱不到那個音而使喉部緊繃用力。記住!越是不用喉嚨的力氣,你的音域就會越寬;能唱的越高越久。

 

一直在為一個錯誤的問題尋找答案”

 

剛剛有提到,改變的過程就好比是在進行一種勒戒。一開始的改變可能會讓你的耳朵不敢相信甚至是不敢認同自己的聲音,因為畢竟它與你原先所認知的發聲方式相差十萬八千里。大部份的人甚至會在改變的一開始產生肌肉不協調的現象而暫時發不出某些音準。身為老師的我們在這個時候都會告訴學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雖然現在你發不出聲音,但你卻在建立一套新的、更有效率的方式,請將注意力放在想法的維持,而不是聲音。」在課堂上因為有老師的帶領,於是練習時不容易出錯。但很多同學在家裡自己練習時,還是會在過程中迷失方向,最常見的就是在以下這兩個問題中間猶疑 –

 

Q1:如何在音準越來越高時,維持同樣的想法?

Q2:如何在維持同樣的想法,讓音準越來越高?

 

乍看之下這兩個問題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其實所尋找的答案卻徹底相反。一個問題裡所為持的是”音準越來越高”這件事,先讓音準越來越高再來解決想法改變的問題。一個問題裡所為持的是”同樣的想法”,先維持住想法的一致,再讓音準變高。先前有提過,想法會在行為之前,行為會創造結果。在歌唱裡,想法是你對其音準先入為主的情緒反應(例如: 「高音」會讓人不自主的產生緊張、害怕的情緒),行為是身體做了什麼,結果是所製造出來的聲音。

 

Q1:如何在音準越來越高時,維持同樣的想法?

Q2:如何在維持同樣的想法,讓音準越來越高?

 

假設在你的淺意識裡,不同的音準早就跟不同的想法串連在一起,於是先做到音準時必定就會先啟動「需要不停改變的想法」,所以此時再要回過頭來改變想法是非常矛盾的事。又由於我們常常都喜歡將注意力放在所聽到的結果上,於是Q1就是大家在家裡練習時,常常喜歡問自己的問題,但它卻是一個只會讓你原地踏步的”錯問題”;是一個將因果關係顛倒之後所問出的問題。

 

 

從錯誤中所學到的,才是真正的學到”

 

 

介由洞悉自己的想法來進行發聲方式的調整,過程中你不僅僅會重新開始認識自己的聲音,同時你也會對自己的情緒的控制有更深一層的體認,並漸漸在使用上能夠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聲音才會有效率。最後,別忘了要時常停下來檢視自己、觀察自己,你可以從自己身上發現並學到很多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BSyst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